唐朝的建立,是在西元618年。但是,唐真正完成统一,是在622年。唐朝拿到传国玉玺实时股票配资平台,其实已经是李世民做皇帝时候的事情了。
在618-622这几年时间里,唐朝其实只不过是隋崩盘后,众多割据势力之一。而唐能够短期完成统一,其实是因为李世民的能力强悍,所以也就五年光景,就结束了这战乱岁月。
而对于李世民来说,西秦天王薛举,算是让李世民最为头疼的对手。
1、薛举打败李世民
薛举是河东人。他的父亲薛汪带着家人迁移到了兰州一带居住。当然,薛家出身不错,所以在隋朝也是做官的。薛举在隋炀帝时代就是做兰州的武官。薛举父子擅长收拢人心,所以在当地也算是豪强。
隋炀帝在位后期,天下动乱。薛举趁机劫持兰州当地的地方官,然后割据甘肃地区。之后薛举宣布在兰州称帝——当然当时薛举的称号是“西秦霸王”。
展开剩余74%薛举在甘肃一带称帝前后,李渊也早就扶持了隋恭帝做傀儡皇帝。当时隋炀帝还在世呢。所以李渊宣布尊隋炀帝为太上皇。不过,随着杨广被杀以后,李渊也让隋恭帝禅位给自己,自己做了皇帝,国号唐——因为李渊在隋朝的爵位封号是唐。
李渊称帝的时候,其实局势不是太乐观:唐的东边是王世充的郑国、窦建德的夏国,而西边又是薛举的西秦国。从军事角度来说,这个情况叫“四战之地”——如果秦兵和郑兵、夏兵都来进攻唐,那对唐来说,绝对是两线作战。所以,李渊想要让唐处于安全状态,就得避免这种局面。
当然,唐在东边的对手还真不仅仅是窦建德、王世充这些豪杰,还有其他势力,只不过限于篇幅我不一一列举。而相对来说,唐在西边的对手只有西秦。所以,李渊认为得先灭西秦。
当然,西秦方面,薛举也打算干翻唐朝。于是秦兵和唐兵之间展开阵地战。当时唐兵的统帅是李世民。李世民的军队和薛举的军队在扶风一带开打。最终李世民打败薛举的军队——当然当时秦兵具体的指挥官是薛举的儿子、西秦国的太子薛仁杲。
一时间,西秦的局面岌岌可危。西秦朝廷内部甚至有大臣建议薛举投降。不过这个主张被薛举拒绝。于是薛举决定亲自和唐兵交战。
薛举认为唐兵刚刚击破秦兵那么多军队,唐兵必然会 出现骄兵心理。而自己则可以将计就计。于是薛举又派出一些小股秦兵哄骗唐兵追击。当时李世民患有疾病,负责临时管理军事的唐军将领对情况做出误判,认为唐兵可以一举击破薛举的主力,彻底灭掉西秦国。
而薛举利用唐兵主力出击的时候,趁机伏击唐兵。在薛举的伏击之下,李世民的唐兵折损过半。李世民只好带着残兵撤回长安。
这一战让李世民十分懊恼。
2、李世民反败为胜
唐兵遭遇重创,让薛举深感新的机会来了。于是薛举打算纠集西秦兵主力,一举推翻唐朝,活捉李渊。
不过,就在薛举打算执行计划的时候,薛举突然得了大病暴毙身亡。薛举死后,薛仁杲继承西秦的皇位。李世民继续率领唐兵和西秦兵对峙。
薛仁杲的能力无疑不如薛举。所以犯了很多战略谬误:当时秦兵深入唐境内。李世民于是通过对峙消耗西秦的资源。
经过长达俩月的消耗,秦兵粮草耗尽,陷入进退两难局面。部分西秦将领认为薛仁杲的能力,根本斗不过李世民,不如赶快投降。
李世民利用秦兵军心动摇的机会转守为攻,出击西秦军队。薛仁杲的秦兵再一次遭遇重创。薛仁杲眼看大势已去,于是只好投降唐朝。薛仁杲投降后,被唐廷处决。
西秦随之灭亡。
不过,对于这时候的唐来说,需要面对的强势对手,还有很多……
3、结语
其实在中国历史上,任何一个乱世,正面解读可以视为豪杰辈出,负面解读可以视为群魔乱舞。其实薛举也是一个能做大业的人。从他能在劣势中打败唐兵就是例子。但是,有时候,历史又存在太多偶然。
比如薛举在关键时刻暴毙实时股票配资平台,让历史走势变得明朗。
发布于:辽宁省尚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